- 基本信息欄
- 英文名:Phlox drummondii Hook.
- 學(xué) 名:福祿考
- 別 稱:福祿花、福樂花、五色梅
- 壽 命:不容易死
- 分布區(qū)域:原產(chǎn)北美南部,現(xiàn)世界各國廣為栽培
福祿考的外形特點及品種簡介
福祿考為一年生草本植物,由于福祿考的花期較長,一般為5-10月,并且花色繁多,深受人們的歡迎。福祿考的管理較為粗放,是基礎(chǔ)花壇的主要栽培品種。
福祿考的部葉對生,上部葉互生,寬卵形、長圓形和披針形,長2-7.5厘米,頂端銳尖,基部漸狹或半抱莖,全緣,葉面有柔毛;無葉柄。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,有短柔毛,花梗很短;花萼筒狀,萼裂片披針狀鉆形,長2-3毫米,外面有柔毛,結(jié)果時開展或外彎;花冠高腳碟狀,直徑1-2厘米,淡紅、深紅、紫、白、淡黃等色,裂片圓形,比花冠管稍短;雄蕊和花柱比花冠短很多。蒴果橢圓形,長約5毫米,下有宿存花萼。種子長圓形,長約2毫米,褐色。
中文學(xué)名:福祿考
拉丁學(xué)名:Phlox drummondii Hook.
別稱:福祿花、福樂花、五色梅
二名法:Phlox drummondii
界:植物界
門:被子植物門
綱:雙子葉植物綱
目:管狀花目
科:花荵科
屬:天藍(lán)繡球?qū)?/span>
種:福祿考
分布區(qū)域:原產(chǎn)北美南部,現(xiàn)世界各國廣為栽培
株高:15~45厘米
詞條相冊
福祿考的栽培要點
福祿考是比較常見的觀花植物,又名天藍(lán)繡球,也稱為錐花福祿考,耐低溫,在我國東北地區(qū)是可以露地越冬的。福祿考的園藝品種非常多,并且花色豐富,栽培難度也比較低,是基礎(chǔ)花壇的主要栽培品種。
露地栽培應(yīng)選背風(fēng)向陽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地,結(jié)合整地施入廄肥或堆肥作基肥,化肥以磷酸二銨效果最好。5月初至5月中旬移植,株距40~45cm為宜,栽植深度比原深度略深1~2cm。生長期經(jīng)常澆水,保持土面濕潤。6~7月生長旺季,可追1~3次人糞或餅肥。在東北,有些品種應(yīng)在根部蓋草或覆土保護越冬。在11月中旬,應(yīng)澆一次封凍水,開春澆一遍“返青水”。
盆栽應(yīng)在每年春季新芽萌發(fā)后換一次盆,換盆時要換土,園土3份,鹿糞3份,爐灰1份混合。盆底可施入少量的磷酸二銨作基肥,換盆后應(yīng)澆透水。當(dāng)新芽生長到6~7cm時,應(yīng)根據(jù)盆的大小,選留部分健壯的芽,剪出多余的,一般口徑20cm的盆可留4~5個芽。生長期間要及時追肥,可用腐熟的人糞尿、豆餅水、化肥溶液,2~3周追肥一次。注意澆水,保持土壤疏松、濕潤,注意調(diào)節(jié)向光性,使植株健壯,挺直。
宿根福祿考宜生長在陽光充足、氣候涼爽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。栽培過程中必須保持良好的株行距,防止擁擠而影響株形及產(chǎn)生病蟲害。如生長過密,可利用分株繁殖法進行疏苗。宿根福祿考枝葉繁茂,澆水、施肥時應(yīng)避免污染葉面,以防枝葉腐爛。對肥料的要求不嚴(yán),在整地時加施有機肥,每畝施入500~1000公斤。生長期可以適當(dāng)施入少量氮肥及磷肥,長葉期以氮肥為主,開花期可噴施磷肥。發(fā)現(xiàn)雜草需人工清除,不要噴灑除草劑。
福祿考的繁殖方法
福祿考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,人工栽種難度不高,并且耐低溫,在我國的東北地區(qū)可以露地越冬,非常適合栽種在疏松的沙質(zhì)土壤中。由于福祿考的園藝品種比較多,并且花期非常長,所以深受人們的歡迎,小編就為你簡單介紹一下福祿考的繁殖方法。
福祿考常用的繁殪方法有分株繁殖、扦插繁殖、播種繁殖。分株繁殖操作簡便,成活迅速,在早春或秋季進行,將母株周圍分生的萌蘗株挖出栽植,盡量帶完整根系,以提高成活率。扦插繁殖在花后進行,適用于大批量生產(chǎn)。取生長充實健壯的枝條,截取3~5厘米長的插條,每個插條可保留2~3枚葉片,將插條基部在ABT1號生根粉200毫克/升溶液內(nèi)浸泡30分鐘,然后將插條插入干凈無菌的土壤中(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澆灌苗床土壤消毒滅菌),插土深度1~2厘米,間距2~3厘米,保持土壤濕度即可,20天左右可生根。如果天氣炎熱,可噴灑1~2次50%多菌靈800~1000倍溶液,防止插條腐爛。播種繁殖以秋播為主,9月初播于露地苗床,發(fā)芽適宜溫度為15~20℃,約7天出苗,有2~3片真葉時進行移植,10月上旬移入冷床過冬。待苗高10厘米以上時摘去頂梢,以促其分枝成型。